汽車行業正在經歷電動汽車主流化,出現了自動駕駛汽車、聯網汽車,以及汽車個性化等趨勢,行業正在經歷重組。為了跟上這場產業革命,汽車行業需要改革,以確保生產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。
2017年10月20日,在出席2017中國汽車智能制造國際峰會時,雷諾數字化轉型、制造及供應鏈副總裁Eric Marchiol先生做了針對工業4.0-數字化轉型(Industry 4.0 –DIGITAL TRANSFORMATION)的主題演講-雷諾未來工廠,分享了雷諾如何對其生產系統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,并展望中期和遠期未來工廠和智能制造的前景,為在場嘉賓描繪出工業4.0時代雷諾發展的未來藍圖。
首先,雷諾在歐洲以創新而著名。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中,雷諾已經進行了很多次的轉型,永遠走在行業的前列。工業4.0時代,雷諾正在建立字化工廠,完善一個全程的跟蹤和可追溯性的產品系統。“我們希望我們所有的零部件能夠實現全部的可追溯性,這一點在汽車行業并不常見,反而在化學、醫藥和航空領域非常常見。這種可追溯性對我們來說可以節省開支,也是一種商業機會。雷諾以及我們的聯盟都正在為此而努力。” Eric Marchiol先生闡述道。
在雷諾的部分工廠,工業4.0的部分面貌已經成為現實。在法國的雷諾克里昂(Cléon)工廠,一些員工穿戴機械外骨骼,處理重量達到15公斤的部件時會比較輕松,從而提高敏捷性,并將受傷的風險減至最小。協同機器人、自動導向車(AGV)和無人駕駛叉車等自動設備正在將未來健全有序的工廠帶入現實。
而在西班牙的雷諾巴利亞多利德(Valladolid)工廠采用有源RFID標簽對車輛進行定位。這樣可以實時識別待交付的車輛,從而可以在車輛準備就緒時即時通知客戶。雷諾生產系統正在順應“推出100%個性化車輛”的需求,使每輛車都獨一無二。
在集團10月6日發布的6年發展計劃-“駕馭未來”中,加大投入,在各個方面實現數字化就是重要內容。雷諾正在通過全員互聯、供應鏈數據實時分享、生產過程全程跟蹤和追溯,以及預見性維護等工作方式,開展數字化改造。
當問及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標時,Eric Marchiol先生特別強調:“雷諾的工業4.0以人為引導,新設備意味著人在新技術中表現更敏捷、反應更迅速,且訓練有素。工業4.0實施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人,而不是取代人工。”同時,雷諾的產業4.0更以客戶為中心,每個部件可追溯、生產過程完全可控,都大大提高客戶的滿意度;雷諾的產業4.0還是互聯的,數字化工廠將人員、產品和過程與待交付的訂單聯接起來,從而促進生產,加速雷諾工廠的進度和績效。
在雷諾的制造工廠,未來已來。
關于雷諾集團
成立于1898年的雷諾,至今已經成為擁有諸多品牌的國際汽車集團。雷諾在127個國家銷售汽車,2016年銷量達350萬臺。雷諾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擁有36個制造工廠和12700個銷售點,員工人數達12萬名。為了迎接未來科技發展的挑戰,并保持利潤的持續增長,近年來,雷諾積極致力于全球市場的合作與開發,包括加強旗下五個品牌雷諾(Renault)、達契亞(Dacia)、雷諾三星(Renault Samsung)、Alpine以及拉達(LADA)的優勢互補,充分發揮電動車的優勢、強化與日產、三菱的合作關系等。雷諾在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擁有一支新的車隊,并全力投入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賽車錦標賽。雷諾將賽車運動視為提升創新、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重要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