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。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十一月的神州大地,進入了充滿詩意的秋季;三五好友在周末駕車結伴出游,好不愜意。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自駕游,汽車租賃這一原本十分傳統的行業也老樹抽新芽。在移動互聯網、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下,租車市場近年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?
滴滴專車如火如荼
為何汽車租賃市場仍值得看好?
艾瑞咨詢《2017年租車行業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6年國內租車市場規模近600億元,同比增長16.7%。
人們不禁好奇,在滴滴已經如此強大的今天,消費者對汽車租賃的需求為何還如此旺盛?本質上,汽車租賃滿足的是消費者的長租自駕、異地旅游、商務用車等復雜度較高的出行需求,而滴滴主要集中在同城短途這一相對簡單的出行需求,彼此形成的是互補關系,而非替代。
租車市場的良性發展,首先得益于國內旅游市場的火爆。
從消費趨勢來看,人們越來越青睞自由行的旅游方式,直接拉動了對汽車租賃的需求。國內旅游市場近年保持15%的穩健增長,自由行的占比由以前的二成,增長至如今的八成。其中,很大一部分人采用自駕,無疑讓汽車租賃行業受益良多。
*數據來源:艾瑞咨詢
同時,中國高速與高鐵的發達,讓高鐵+租車組合更具協同效應,自駕游體驗更優。例如,以前上海到南京300多公里,乘普通火車要三小時,到了南京還得打車。所以,大家只好硬著頭皮,花費近6小時開車往返南京。現在有了高鐵,上海到南京最快一小時十分鐘,下高鐵后直接租車游玩。不僅耗在路程上的時間和開銷更少,體驗也更佳,人們自然更愿意選擇高鐵+租車的出行組合。
并且,國內擁有駕照的用戶遠高于汽車保有量,有照無車的情況十分顯著。加上一、二線城市限購政策,大量用戶無法購車,租車也成為旅游、商務等復雜出行場景下的最優解決方案之一。2016年國內擁有駕照人員數量超過3億人,其中“有本無車”一族近1.5億,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,缺口將進一步加大。
*數據來源:艾瑞咨詢
從供給端來看,新技術的成熟簡化了用戶租車流程,降低消費門檻,驅動了租車業發展。與傳統的純線下門店租車不同,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,為汽車租賃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和網絡環境,讓消費者可以便捷地在手機App上完成找車、取車、還車等一系列流程,實現更優體驗。移動導航軟件的成熟也降低了自駕出行的門檻,再也不用擔心迷路了。
從競爭的角度看,國內租車業與歐美等成熟國家相比,市場仍非常分散,集中度較低,未來有整合的機會。例如,美國是Enterprise、AVIS和Hertz三足鼎立,占市場份額超90%。反觀國內,一嗨和神州兩家頭部玩家,加起來才勉強過10%。全國其余超過3萬家的租車行,多以夫妻老婆店為主,平均每家車隊規模僅20輛。如此小的租賃規模,無論在規模效應還是服務品質上,未來都恐怕難以抵擋巨無霸的競爭。可以預見,租車市場最終必會出現幾家超級玩家。
其中,作為國內租車先行者的一嗨租車一直很低調。過去三年,它的業績與車輛管理規模均實現了三倍的增長。仔細研究以后,皓哥認為市場對一嗨的價值有所低估。
一嗨租車的競爭優勢何在?
首先,一嗨管理團隊對租車行業重度垂直的本質有著深刻理解,所以發力建立了一套精細化運營模式,不斷優化服務品質,建立自身壁壘。
一嗨CEO章瑞平曾是美國車隊管理軟件Aleph的聯合創始人,這段創業經歷讓一嗨在車隊信息化搭建,精細化運營上具備先發優勢。例如,一嗨是國內最早引入ERP系統進行車輛調度,最早利用GPS和互聯網提升車輛使用效率,最早建設網絡平臺為用戶提供線上預定服務的汽車租賃公司。
在后端管理扎實,前端需求爆發的情況下,一嗨仍不采取蒙眼狂奔的策略,尤則為值得稱道。汽車租賃是個重資產行業,對現金流極為敏感。根據一嗨團隊的測算,如果像純互聯網公司那樣舍命狂奔,追求每年100%的高速增長,公司的現金流壓力極大,甚至可能出現自由現金流為負的窘境。而一旦資金吃緊,公司將極度依賴資本市場融資輸血,其中的風險不言自明。因此,一嗨穩健擴張,采取嚴控現金流風險的戰略路徑,表面上看雖不如互聯網公司那么性感,實則抓住了行業本質。
發展節奏清晰的一嗨,將服務品質的提升列為最高優先級,不斷加強運營網路的深度與廣度。例如,一嗨自主研發了一套服務管理指數系統,對門店運營及員工進行考核,不斷優化服務流程。此外,一嗨在全國進行門店拓展和車型豐富,讓用戶取車還車流程更為便捷,也同時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車型選擇需求。
其次,一嗨的車隊擴張已逐步形成了規模效應,商業模式也進入良性發展的正循環。
正如前文所述,汽車租賃是個重資產行業,企業要想脫穎而出,必須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。作為頭部企業,一嗨業務已覆蓋全國225多個城市,平均每個門店都有超過百輛車可供出租,規模效應已初步建立。
基于此,其一年的采購量已達幾萬臺,這對很多車廠來說是非常大的訂單,也意味著一嗨在采購上有很強的議價話語權。未來,隨著規模效應的不斷顯現,一嗨在汽車采購、經營成本攤銷、品牌效應等方面,將得到進一步優化。
最后,不得不提一嗨的兩位重要股東:攜程和Enterprise形成了強協同效應。
目前,一嗨的用車服務已經接入攜程。作為旅游業龍頭,攜程為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精準導流價值和品牌曝光。
而一嗨與世界最大汽車租賃公司Enterprise的合作,則是出于更長遠的考慮。Enterprise不僅將在運營方法與行業競爭上與一嗨分享認知,還將相互推薦客戶,并為其布局海外市場提供指導。
分析與展望
汽車租賃行業的本質更像經濟型酒店,重資產重運營,需要很強的線下服務與管理能力。緊跟行業節奏的一嗨,盡管規模擴張速度更偏線性一些,但更穩健,持久性也更強。
與互聯網公司的指數型增長比起來,一嗨的確算不上速度快的。但從行業內部來看,無論在運營水平還是財務報表的健康度上,一嗨均是業內佼佼者。其近三年的盈利率分別為33%,40%,45%,逐年上升的態勢;在負債率方面,行業整體的負債率平均為80%左右,而一嗨的負債率僅為30%;在汽車租賃業最為核心的出租率方面,行業平均水平在60%-65%之間,一嗨的平均出租率超過70%。
一嗨的門店數量與車隊使用率逐年提升
短期來看,用戶租車習慣正處加速培養期,租車市場極可能在未來2-3年出現爆發式增長。一旦時機成熟,一嗨就應在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,加快擴張。
橫向比較,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的滲透率僅為0.4%,美國則為1.7%,市場可提升空間巨大。縱向來看,與2012年相比,2016年國內消費者租車頻次明顯提高,超半數用戶全年租6次以上,用戶習慣正在加速形成。
*數據來源:艾瑞咨詢
同時,用戶對租車的價格接受度也相比以前更高,商業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挖掘。
*數據來源:艾瑞咨詢
皓哥認為,一嗨穩扎穩打的戰略盡管與行業發展步調一致,但是未來一旦需求端發生井噴式增長,一嗨還是應該加快擴張步伐,迅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。不然,有可能像網約車時代的易到用車一樣,眼睜睜看著滴滴在資本的加持下極速擴張,彎道超車,蠶食掉本應屬于自己的大好市場紅利,最終僅淪為一個小而美的公司,而不是風口上的“豬”。
放眼未來,隨著無人駕駛時代的來臨,一嗨憑借豐富的車隊管理經驗,有望成為無人駕駛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具有比較強的戰略投資價值。
從產業鏈來看,未來無人駕駛車隊的管理能力至關重要。因為無人駕駛時代的滴滴、Uber車隊中將沒有司機,但是這么龐大的車隊仍需要專業的統一管理。而之前只做連接的約車,本身是并不具備車隊管理技術與經驗。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租車巨頭Hertz與蘋果宣布戰略合作兩個月后,股價翻了兩倍的原因。市場已意識到車隊管理能力在無人駕駛時代的重要意義。
同樣,一嗨作為國內租車行業的老兵,自主研發的車隊監控、實時數據更新、定價等一系列技術系統,加上多年來對運營效率的追求,在車隊數據化管理方面的優勢價值巨大。正因如此,百度主動與一嗨展開合作,力求與谷歌、蘋果賽跑。
隨著全球各路巨頭紛紛入局無人駕駛,產業技術節點突破加速,被視為未來之物的無人駕駛可能會早于大家預期到來。無人駕駛的車隊管理作為其中重要一環,從測試到共享階段的應用也會逐步提速,商業化前景也將愈發清晰。
(來源于微信公眾號:錢皓頻道)
來源:同花順財經